• 产业助力精准扶贫 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记伊甸园油茶合作社“百企帮百村”先进事迹

    2020-07-10   阅读数:776 【字体:  【打印】 【关闭】

    六安市裕安区伊甸园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油茶、油牡丹、中药材等种植、深加工与销售及农家乐、休闲文旅等业务。合作社先后获得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全国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省现代林业示范区等称号,先后被认定为省市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优秀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安徽裕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必琼1992年高中毕业后赴上海打工,通过艰辛努力,事业有成。2010年,放弃上海、苏州高薪岗位回乡创业,建立独山镇万亩油茶产业扶贫示范园。李必琼现任市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区工商联副主席、裕民油茶协会会长、裕安油茶分院负责人等社会职务,先后获得省劳动模范、省扶贫先进个人、全国林业创新奖、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等称号,曾出席全国第十二届妇女代表大会。

    一、主要做法

    在“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中,合作社先后帮扶独山镇太安村、沙岗店村、黄荆滩村、六里冲村等贫困村,辐射帮扶双庙村、钱店村、午旗畈村等非贫困村。合作社根据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贫困户脱贫技能较弱、公共服务配套落后等实际情况,走产业发展扶贫与精准扶贫相结合路子,引导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几年来,共计投入产业帮扶资金3888.05万元,将2584名贫困人口纳入产油茶产业扶贫链条;共计投入就业帮扶资金1852万元,为574名贫困人口提供长期就业岗位;共计投入技能帮扶资金12.05万元,带动435户成功创业;共计投入公益帮扶资金67.87万元。

    (一)油茶产业扶贫惠农兴乡。合作社实施“合作社+基地+农户”帮扶模式,大力流转贫困村山场,建立万亩油茶示范园,实现油茶、油牡丹种植规模化效益。目前,合作社己建成27600亩油茶产业扶贫示范园,横跨独山镇9个行政村,涉及700多农户,其中、整村推进贫困村3个、贫困户342户,每年土地流转户均增收1700元左右。合作社与当地农户流转山场时承诺,“农户给我一片荒山、我还农户一片绿地”,“30年后,油茶产业园无偿归还当地农户,基础设施交给村里管理”。油茶林盛果期在100年以上,合作社只流转30年,还有70年的受益期还给了当地农民,真正为老百姓留下了一座“绿色银行”。其次,合作社实行“订单种植”,对贫困户的鲜茶叶和油茶果以高于市场价5%“订单收购”。如:2017年黄荆滩村实现村出列目标、实现贫困户脱贫89户309人,年亩均多增收2600元、年户均多增收万元以上,2018年脱贫9户30人,2019年全村脱贫,该村村主任说,“2011年,我们这里人均收入只有3000元,现在已经达到14000多元,是合作社开展油茶产业扶贫的结果”。在建设独山镇万亩油茶产业扶贫示范园的基础上,合作社2018年免费为分路口、石婆店等乡镇691户贫困户庄前屋后栽种约20000株油茶苗,2019年与中国太平集团合作,免费为独山镇长生桥等7个村193户贫困户栽种16000多株油茶苗,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油茶产业扶贫服务协议,承诺在油茶种植、技术指导、生物防治与管护、采摘收购等环节给予无偿服务和指导,鲜果实行高于市场5%“保护价”收购,对愿意加工茶油的贫困户,免费帮助加工茶油。

    (二)技能扶贫“造血”生根。合作社始终坚持“要将所有种养技术无偿教会有意愿、有能力的贫困人口,使他们不仅能就业,而且能扎根当地创业”。合作社组建裕民现代种养殖合作社,制定科技服务规划,引导农户大力发展油茶种植和养殖业。首先,合作社挑选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民进行培训,使他们成为油茶、油牡丹种植领头人。李必琼也经常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的教农户种植技术。其次,合作社编写《油茶育苗、栽种与管护》、《黄精种植技术与管理培训》、《油茶等安全生产》、《油茶等病虫草害生物防治》等科技实用技术资料,每年开展1到3次技术培训,通过示范带动,边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与示范园现场示范指导相结合,使农户掌握了油茶种植技术,确保每位学员学有收获、学了管用。其中、435户贫困户因多次学习培训、实践,实现由就业到创业。再次,合作社无偿为贫困户提供油茶、油牡丹等栽培种苗、技术指导、管护等服务,自2014年以来,通过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技术服务等措施,直接和间接带动独山镇及周边乡镇2300多户贫困户扎根创业、3000多名“留守”妇女实现就业和创业。

    (三)就业扶贫改变生活。合作社优先培训和安排贫困人口就业,优先培训和安排贫困大学生到合作社“淘宝”电商平台及文旅运营中心就业。合作社把常年不能外出务工、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贫困户登记造册,列入用工名录,实行适合岗位优先录用,按能力分配工种,确保他们常年有活干、有事做,使得大部分贫困人口有了较为固定的工作和满意的工薪收入。在黄荆滩等贫困村,留守的五六十岁老人很多,合作社根据他们的劳动能力和身体条件,安排适合的工种。他们逢下乡干部便说,“合作社来开发山场,不仅山绿了,而且我们这些在家的老人能打工挣钱,一天能挣个五六十块钱的,小日子比过去过年还好呢”!据统计,合作社为长年解决就业近1400余人次,其中、为574名贫困人口提供长期就业岗位,贫困人口通过从事锄草、施肥、清沟、生物灭害、采摘等工作,平均每天收入50元至100元,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有一位叫沈仁平的贫困户,因燃放烟花炸伤造成残疾,两个孩子在外务工,家中的生产生活全靠老伴一人打理,一年只有3000元收入。合作社了解情况后,考虑到沈仁平具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组织能力,将他聘为生产组长,负责组织民工、生产分配、记工等工作,每年工资18000元,老伴安排锄草施肥,每年工资12000元,根本上解决了沈仁平老俩口“两不愁三保障”问题。

    (四)融合发展改貌换颜。合作社把产业扶贫与消费扶贫作为精准扶贫前后端,从土地流转到油茶种植、从技术服务到油茶料加工、从加工销售到新产品研发、从农特产品上线到三产融合发展,开发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旅游产品,为油茶产业提供就业和技术指导、带动创业。目前,万亩油茶产业扶贫示范园油茶林已达10多年,已进入盛果期,每年10月开花,“雪花”点绿满山,春天映山红漫山红遍,秋冬茶果压弯枝头,惹得游人“留念忘返”,全国及省市油茶产业现场会在油茶产业扶贫示范园召开,李锦斌书记和国家林业局及省市领导亲临油茶产业扶贫示范园指导工作。合作社大力推广油茶园林业复合经营技术及林下种植油用丹牡、中药材及特色养殖技术,目前,合作社已建立5000亩林下油用牡丹示范种植基地、500亩林下中药材示范种植基地。

    合作社组建安徽裕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建立茶油加工厂,延伸油茶产业链,实现油茶产业化发展,建设5A级现代农业休闲度假区,发展养老养生产业,成功摸索出了“江淮果岭”产业化、品牌化经营之路。合作社以油茶种植为主业,实施茶旅融合、农旅融合、三产融合,开发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景点和旅游产品,自主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江淮果岭”、“琼婆婆”、“久远”牌茶油系列产品——手工皂、润唇膏、口红等已批量生产,并上线推广销售,2019年线上销售收入240万元,占主营收入比例达12%,该系列产品多次参加全国、全省农林产品会展、2019年北京世园会安徽农林特色产品展、2019年中国安徽农林特色产品展销、2019年中国扶贫日人民优选网农林特色产品展销等,线上销售190多户贫困户油茶籽、茶油、茶叶等50多万元。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精准开展帮扶行动。作为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合作社将继续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线上推广销售及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技能扶贫、公益扶贫、消费扶贫等措施,推进油茶产业化发展,持续带动独山镇及周边乡镇农民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二)积极投身高质量发展。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再接再厉做好精准扶贫的各项延续性工作,特别是合作社自身的创新发展和综合效益提升。2019年合作社扶贫产业创新团队被六安市委组织部评为市级“大别山革命老区乡村产业创新团队”,下一步合作社将发挥特色产业创新研发优势,延伸油茶产业化链条,开发新产品,打造一村一品、裕安村货。

    (三)全力参与乡村振兴。发挥龙头企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带动作用,做好“三产融合齐进”、“三个效益齐促”文章,完善5A级现代农业休闲度假区基础设施,推进养老养生产业发展,逐步将“江淮果岭”产业化、“琼婆婆”、“久远”品牌化。

    三、思考与建议

    (一)发展特色产业是核心。无论是精准扶贫,还是乡村振兴,成效要持久,发展产业是首选。实践证明,只有发展产业才是拔掉“穷根子”的关键,只有产业发展才是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指路明灯。兴办实业、发展产业是“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乡村振兴的帮扶重点,要引导企业结合自身生产经营实际,立足乡村资源优势,用好用足产业政策,因地制宜推进产业发展。

    (二)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是重点。着力引导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创新“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订单种养”模式,将农民嵌入产业发展链条,综合施策,多渠道发展。

    (三)扶智扶能是关键。科技撬动生产力,扶智扶能是实现精准帮扶的根本,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是实现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动力。

    (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是前提。“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取得成功,广泛发动企业家参与是前提,没有广大企业家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无从谈起。乡村振兴更要弘扬老一辈企业家听党话、跟党走的创业精神,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引导企业家准确把握社会定位,践行共同富裕伟大理想,将企业发展与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结合起来。

    (五)政策实落是保障。确保精准扶贫行动、乡村振兴落地生根、持续开花结果,要进一步加强跟进服务,协调政府加快落实相关政策,对参与行动且取得实效的企业,加快落实相关惠企政策,落实融资、税前列支、奖励补贴、土地、人才引进、设备引进、科研攻关等方面优惠政策。要对企业帮扶工作给予指导,协调解决企业在帮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议人社、扶贫等部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有针对性开展企业用工培训,尽快转移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就业。要指导企业因村施策、精准帮扶。贫困村要主动与帮扶企业进行联系、沟通,充分发挥企业家懂经营、会管理、联系市场紧密的优势,邀请他们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献计出力。(裕安区工商联郁国兵)